最新文章

外文系數位時代的戰略與戰術

外文系數位時代的戰略與戰術

句法語意 科技應用

本文為一系列作者對於語言學與自然語言處理活動及實習的心得紀錄,包含參與Python自然語言處理工作坊,以及林融與王文傑的演講紀錄

演算法語言管理:了解新(?)科技如何再製舊有的語言意識形態

演算法語言管理:了解新(?)科技如何再製舊有的語言意識形態

影音 社會應用 科技應用

在這場講座中,Markl 博士討論了一些有關流行語言技術再現的語言意識的工作進展。她最近完成的博士研究聚焦於語言變異和自動語音識別中的算法偏見。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她實證了商業自動語音識別工具如何再製現有的語言等級制度,並考慮了用於評估自動語音識別工具的流行資料庫中存在的差距。Markl 博士正在探索對語音識別、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機器翻譯對我們思考和談論社群及其語言方式的影響進行理論化的方法。通過將有關技術和語言在社會中的功能的研究結合起來,Markl 博士的目標是澄清「新」技術——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我們如何社會地構建它們——如何通過我們可能稱之為「演算法語言管理」的過程來放大舊的論述。

華語使用者在英語無聲塞音產生上的正寫法效應

華語使用者在英語無聲塞音產生上的正寫法效應

語音音韻

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的盧郁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檢視了正寫法在第二語言習得中建立對比音韻表徵的效應,討論華語使用者在英語塞音產出上的原創研究,研究探討了正寫法的存在如何影響涉及同位異音(allophony)的音韻範疇的產生。

不只是基頻的聲調習得

不只是基頻的聲調習得

語音音韻

傳統上,聲調是由聲源的單一維度所定義的:基本頻率,或F0。然而,有效的聲調產出與感知,事實上整合了聲源中的其他發音和聲學維度(即聲音品質線索)。先前有關聲調習得與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於F0線索,而對於聲音品質線索如何融入聲調產出和感知中,我們所知甚少。在此講座中,作為回答此問題的第一步,我呈現來自計算模型的證據,該模型模擬了講華語的兒童和成人的聲調產出,顯示F0與聲音品質線索的相互整合,在聲調對比中的展示出華語兒童的發展曲線。這些發現支持了多維聲調模型,並為聲調習得提供了重要的新見解。

語言病理學作為一個職業選項

語言病理學作為一個職業選項

影音 醫療關懷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曹英嬌博士講述語言病理學的職涯發展,演講包含語言治療師這個職業的現況、反思,以及未來展望

單數或複數的元音系統?馬尼拉咱儂話 Lánnang-uè(菲律賓混合閩南語)單元音的社會語音變化

單數或複數的元音系統?馬尼拉咱儂話 Lánnang-uè(菲律賓混合閩南語)單元音的社會語音變化

影音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咱儂話,也稱為菲律賓(混合)福建話,是咱儂社群使用的接觸語言。 這個在馬尼拉大都會使用的語言,包含福建話、他加祿語/菲律賓語和英語的元素。 在本次演講中,我深入研究了咱儂話的複雜性,將其作為混合語言進行研究,並研究了導致其單元音變異的語言和社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