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台灣區域特色的獨自演變——/o/元音與陽入本調的變化
台語逐漸從漳州、泉州的閩南語經過融合發展的歷程,而形成如今不漳也不泉的特色。台語本身仍然具有相當豐富而有特色的方言差異,但在過去台語長期未受到官方語言之地位且並未受到標準化的情形之下,不同方言與語言的轉變更為頻繁,發音往往會透過移民之間口耳相傳而改變。由於語言是個連續體,我們很難在不參考其他脈絡的情況下,去認定一個語言到底是「語言」還是「方言」。
文:王翌帆(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我們在語言學概論的課程之中,會提到語言之間的方言,其實屬於「光譜」的概念,然而所謂的光譜似乎沒有最為一致的標準可供參考,且往往會牽涉到政治相關的議題。很多人會用英式英語跟美式英語為例,認為只要共通性很高,命名上就必然會是同一種語言。不過,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印尼語跟馬來語之間可以通話的程度很高,但沒有人會在命名上,堅持這兩者必須用同一種語言的名稱。或如同同屬於羅曼斯語系(Romance languages)的語言,彼此之間有共通性、有的可以互相通話,但這也不影響各國依照習慣稱呼自己國家的語言。即使有許多語言學家研究這些語言之間的關聯,這種關聯仍不影響各國稱呼自己語言的自由。換言之,我們很難在不參考其他脈絡的情況下,去認定一個語言到底是「語言」還是「方言」。以下暫時不討論語言的命名,暫時以這個語言多數人接受的自稱「台語」,討論台語常見的一些方言差。
從歷史上來說,福建漳、泉移民來台,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轉變,逐漸融合而出我們今天熟悉的「台語」。不過,除此之外,台語本身仍然具有相當豐富而有特色的方言差異。這裡所謂的方言差異,有源自於原鄉漳、泉的方言差,也有台灣本身發展出來的。如果要統整起來,我們可以概略的說,福建的閩南語與台灣的台語的共同特色,即為兩者的語音系統裡都沒有 /f/ 輔音與 /y/ 元音,然後都具備「連讀變調」。不過,即便如此,台語跟福建的閩南語,內部都仍然有不小的方言差異,比如台灣還有偏泉的老鹿港腔、偏漳的宜蘭腔等等。因此,我們可以粗略地說,兩者都仍然是許多變體(variety)的集合體 [1]。
話雖如此,對會講台語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往往還是會覺得台語只有一種,或者說大同小異。這其實是因為,台語已經有一個共通腔慢慢地浮現。而台語本身的「共通腔」(或稱「普通腔」)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台語學者洪惟仁2003年撰寫的博士論文 [2]、與曹逢甫老師2013年的文章中都有討論。我們可以看見台語逐漸從漳州、泉州的閩南語經過融合發展的歷程,而形成如今不漳也不泉的特色,這一點跟廈門話的形成雖然類似,但臺灣花了更久的時間完成融合的歷程。而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在訂定共通腔時,大致上就是以上述這種具備混合特色、不漳不泉的高雄腔,做為辭典的主音讀 [3]。
詳細的漳泉特色此處不多談,這裡想從一個點去切入,也就是元音的數量。閩南語的元音系統,根據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所陳淑娟老師2010年的研究 [4],漳州是7個元音(/i, e, ɛ, u, o, ɔ, a/),泉州則是8個(/i, e, u, o, ɔ, a, ɨ, ə/),而在台語的最常見的主流腔調中,一般則認為有五個或六個,通常認為是台灣北部腔(以台北市為代表)的5個元音/i, e, u, ɔ [5], a/,與南部腔(以台南、高雄為代表)的6個元音 /i, e, u, ə, ɔ, a/ [6]。北部不區分/ə/與/ɔ/,關於這個差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的盧郁安老師2019年 [7] 的研究中也曾運用這個方言差,進行兩個群體語者的假詞測試、自然性測試。
不過,眼尖的讀者也許會發現,上面提到的泉州閩南語中的/ə/元音與台語南部腔同時都出現/與後面提到的台灣南部腔的元音,其實是來源不同的,也就是某些字詞泉州讀為ə的時候,台語南部腔中並不會讀成/ə/。比如,泉州「火」讀 /hə/,「好」應該讀 /ho/,台灣南部的「火」則讀成 /hue/,「好」才是讀成 /hə/。根據台語語言學者洪惟仁在2003年、陳淑娟老師以及其他早期的研究都指出 [8],台灣南部的/ə/元音,其實源自於/o/元音,這是個不同於「ㄜ」與「ㄡ」的元音,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主要是中北部)都還保存著,而北部的年輕世代進一步把/o/跟/ɔ/相混,依據音位歸併原則簡寫為/o/。而這一點也可以從台羅拼音的寫法得到印證,根據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俗稱的台羅、台語羅馬字),目前不論是北部腔所講的/o/或南部腔的/ə/,在拼音方案中同樣都拼寫成o,除非要特別標示台南高雄腔的/ə/元音時,會特別用or的寫法。可以參考教育部辭典的「無」(沒有)這個詞,由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台南、高雄的「無」清楚標示為bôr。
引用自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我們可以說,因為兩者之間完全對應的關係,拼寫上並不強調兩者的區別 [9]。會說台語的人不妨練習看看,「桃子」的「桃」,跟「土」(比如地上「塗跤」),無「課」跟無「褲」,這兩組詞的發音是不是不同 [10]?不過,最常用來指稱這個差異的重點詞彙「蚵仔ô-á」,卻常常在大眾媒體形塑下,認為由於「芋仔」(ōo-á)已經是用來指稱芋頭,所以刻意將「蚵仔」念成扁平的/ə/,以做出區別。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在北部生活,一般詞彙中沒有ㄜ的台語使用者,從小對這個詞彙的印象就是要讀成/ə/,以免造成誤會。也因此,不論是使用什麼稱呼,可能背後往往都需要更詳細、更細節的說明。回到前面所講的,一個語言當中可能產生的不同方言的變化。
而關於這個元音為什麼會變化?陳淑娟在2010年提及這個跟台語原來的元音的不對稱性有關,從原本是前元音兩個(/i, e/)、後元音三個(/u, o, ɔ/)的不對稱的六元音系統,南北分別成朝六元音系統以及五元音系統(/i, e, u, o, a/)變化。陳老師對於這個趨勢會如何演變沒有給出答案,只說出台灣南北有如此的情形。
此外,陳淑娟老師的研究也涉及了「陽入本調」的形式,所謂的陽入本調,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解釋。「陽入調」又稱為第八調,就是像「食」(tsia̍h,動詞「吃」)。這個字的聲調,台語當中因為有「連讀變調」,比如「食麵」的「食」的聲調會改變成低的聲調,這時的聲調又叫做「連讀調」(sandhi tone)。「本調」則是單字個讀時的聲調,又稱為個讀調(citation tone)。
在台灣南部(如台南、高雄),所謂的陽入本調多半讀成高降調,運用五度音高大約是41,音高從最「高」處往下「降」,故稱「高降調」,類似華語的第四聲(比如「價」)。而在北部(以台北為主)則多半讀成中平調,大約是五度制的33,可以想像成介於最高音(類似華語第一聲「家」)與最低音(比如台語的「做、布」等等字的讀音)中間的音,在「中」間地帶的音高「平平」地讀,故稱「中平調」。北部的「中平調」也見於台語的「是」、有沒有的「有」等字發音,這與南部腔的台語是相同的,「是、有」這些字也一樣是中平調。也就是說,「食」這個字的發音,在北部是與「是」、「有」這些字同個聲調,然而在南部,則是不同聲調。不過,關於陽入本調,台語內部的腔調差異相當複雜,其他還有像是讀成32、55等等的變體,這裡就暫不討論。
綜合上面所述,如果我們拿「好食」(好吃)為例,在台灣南北部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兩個讀法。在南部,上面所說的好,會讀成 /ə/ 的讀音,而食則是高降調,整個詞讀起來就會是/hə55 tsiah51/。而在北部,比較常見的讀音則是像是/ho55 tsiah33/。這樣子的變化也反映在常見的「網路火星文」,通常是用華語的相近音來表示出台語讀音,有時候會看到有人寫成「喝價」,也有人寫成「齁甲」。在此也要進一步說明,使用者在這個地方使用「甲」,不見得是因為他的台語中的食確實讀成如華語「甲」這樣的低平調,也可能是因為華語並沒有台語的中平調,所以就借用了其他聲調中較為接近,又具有實際意義的詞來書寫。其他類似的例子還有像是為了配合華語的音韻組合,明明台語的雞是ke/kue,韻母不同於華語的ㄟ/ㄨㄟ(IPA書寫應該是/ei/, /uei/),而更接近ㄝ/ㄨㄝ,卻因為大家受過的基本教育中知道華語沒有ㄍㄝ/ㄍㄨㄝ這個組合,轉而寫成ㄍㄟ/ㄍㄨㄟ(或進一步寫成漢字的「歸」)等等。
也因為語言是個連續體,在過去台語長期未受到官方語言之地位且並未受到標準化的情形之下,不同方言與語言的轉變更為頻繁,發音往往會透過移民之間口耳相傳而改變。考慮到居住的區域、父母的來源等等,這些可能都是可能會影響到實際發音的變化。而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在翻譯、檢測個人腔調時可能會有不同的地方。在此也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夠更了解自己的腔調差異,並了解到你自身腔調的可貴之處。
註解
[1] 關於福建的閩南語內部差異,可以參考洪惟仁 ,2019。台灣語言地圖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2] 洪惟仁,《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曹逢甫 Tsao Feng-fu,〈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探討〉,《語言暨語言學》,14.2,臺北 Taipei:2013,頁457-484。
[3] 詳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站「說明」:主音讀。引用自https://sutian.moe.edu.tw/zh-hant/piantsip/piantsip-thele/#hid3
[4] 陳淑娟,2010,〈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1.2,臺北:2010,頁 425-468。
[5] 關於/o/ /ɔ/混同後的五元音系統,陳淑娟2010年的研究標記為/o/,可能是為了音位系統的考量,就如同前元音的實際舌位可能也低於/e/,不過根據她引用的其他文獻(如張屏生、鄭縈等人),以及盧郁安的著作都是標記為/ɔ/。根據實際經驗,混同後的這個元音開口度確實較原先的/o/大而更接近/ɔ/。
[6] 南部腔的元音,也有人記為[ɤ],不過並沒有方言同時具有[ɤ]、[ə]兩個元音,因此以下統一記為[ə]可參考洪惟仁(2019)。少數的偏泉腔調中,如三峽、鹿港等地的老泉腔,還保有/ɨ/以及/ə/兩個元音,不過此處暫不討論。
[7] Lu, Y.-A. (2019). The effect of dialectal variation on word recognition: A case from Taiwan Southern M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4), 535-568. https://doi.org/10.1075/lali.00048.lu
[8] 參見洪惟仁,《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更多研究參考陳淑娟,2010,〈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 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1.2,臺北:2010,頁 425-468。
[9] 台羅拼音拼寫方案中也強調台羅的o有[o]、[ə]、[ɤ]等變體。見常用手冊p6。https://ws.moe.edu.tw/001/Upload/FileUpload/3677-15601/Documents/tshiutsheh.pdf
[10] 如果對其他台灣各語言的腔調分區等等更有興趣,還可以參考洪惟仁老師的台灣語言地圖集,以及陳淑娟,2023。臺北市閩南語的二次方言變異──社會方言學的調查分析。清華學報,新53卷第4期(民國112年12月),頁765~789。臉書粉專「失控的台語課」也有很多有趣的資料可以參考。https://youtu.be/be79SndnHAw
作者介紹
特約作者
由我們邀請擔任特約作者的語言學者。
相關文章
播客 EP1. Feat. 盧郁安:什麼?當初我們是這樣走上語言學的!
影音 語音音韻
語言學究竟是什麼?是否學習語言學就代表要懂多國語言?作為一門科學以及語文相關科系的必修課程,語言學的核心目的和研究對象究竟是什麼?語言學家們又是如何踏上這條道路的?他們在學術之路上經歷了哪些心酸與挑戰?本集邀請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教授盧郁安來分享他的語言學旅程,並探討語言學如何影響我們理解語言的方式。節目中也介紹了Penny Eckert的書籍《Meaning and linguistic variation: The Third Wave in sociolinguistics》中致謝的一位高中老師,了解知名學者怎麼因緣際會變成語言學者。
臺灣閩南語的促聲調現況
語音音韻
促聲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特殊的聲調正悄悄地發生變化。目前的研究觀察指出促聲調的變化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語音系統內部的變化、社會語言學因素以及語言使用頻率等。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促聲調的具體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