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語意

精選文章

語言不只是溝通:從尼加拉瓜手語看人類心智的創造本質

語言不只是溝通:從尼加拉瓜手語看人類心智的創造本質

句法語意 社會應用 科技應用

你覺得語言的本質是什麼?還記得在語言學概論的第一堂課,討論這個問題時,許多人(包括我)都覺得:「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巨觀來看,語言確實是溝通的橋樑,但這篇文章將透過尼加拉瓜手語誕生的歷程,揭示人類發展出語言的能力或許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創造更多組合。而這樣的發現,也許能引出更深一層的思考:若語言天生傾向於創造,那麼人類的本質,會不會也是?

最簡方案下的多維合併機制及標籤算法

最簡方案下的多維合併機制及標籤算法

影音 句法語意

潘俊楠教授帶領的句法團隊致力於生成句法學,尤其是最簡方案、繼承語和語言接觸、少數民族語言和瀕危語言以及理論語言學框架下的心理和神經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

播客 EP3. Feat. 周昭廷:生成語言學升起來!生成語言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願景

播客 EP3. Feat. 周昭廷:生成語言學升起來!生成語言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願景

影音 句法語意

在人工智能與語言科技迅速交匯的時代,語言學正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挑戰。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周昭廷副教授,與我們深入探討語言學與人工智能交融的學術新局。從生成語言學的啟蒙歷程到回台後的跨界創新,周教授以幽默而富有前瞻性的視角,帶領聽眾穿梭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揭示語言科技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與啟示。

漢語「百分比」量化詞的轄域研究

漢語「百分比」量化詞的轄域研究

影音 句法語意

我們常聽到像「台積電雇了30%的本地人」這樣的句子,乍聽之下語意清楚,實則存在歧義。這句話可以理解為(1)台積電的員工有30%是本地人,或(2)所有本地人中有30%被台積電雇用。這樣的語意歧異來自於「百分比」表達與語句中其他成分的轄域互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昊澤教授的研究針對這類語句進行語意層面的深入剖析。

人生如戲,何不把語言當場戲?——什麼是述語?什麼是論元?

人生如戲,何不把語言當場戲?——什麼是述語?什麼是論元?

句法語意

所謂的言語就是許多的句子,又或者更正確地說——命題。而命題,就是可以判斷其真假的句子,例如:「會死的都是人。」這句話我們可以明確地給出一個反例(例如狗、貓也會死),因而否定其真值。     

再一次,再一次:「連鎖」再現——恢復性解讀與狀態變化謂語

再一次,再一次:「連鎖」再現——恢復性解讀與狀態變化謂語

影音 句法語意

本場演講題為「再一次,再一次:『連鎖』再現——恢復性解讀與狀態變化謂語」,深入探討 "again" 一詞背後的語意解讀機制,講者Andrew Weir教授曾分別在愛丁堡、倫敦大學學院、馬薩諸塞大學深造,並於比利時根特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現任挪威科技大學首席副教授。

將真值判斷模擬為理性言語行為

將真值判斷模擬為理性言語行為

影音 句法語意

在這場演講中,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 Gregory Scontras 教授探討兒童在語言理解中對真值判斷的表現,特別是為何他們對多義句的解讀與成人不同。他提出三個關鍵影響因素——語法處理能力、對話情境的理解以及對描述世界的預期,並透過貝葉斯理性言語行為模型分析其作用。研究結果顯示,語用因素比語法處理對兒童的判斷影響更大,並有最新的成人數據進一步支持這些發現。

解釋你的語感!補充資訊的字大有不同,誰最不可或缺?

解釋你的語感!補充資訊的字大有不同,誰最不可或缺?

句法語意

而要從學習上得到成就感,我覺得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學以致用。當我們要說一個「法國的英文老師」會說 “a French English teacher”,而非 “an English French teacher”。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

從生成語言學到自然語言處理(三):語法檢查任務的實作

從生成語言學到自然語言處理(三):語法檢查任務的實作

句法語意 科技應用

我們進行這個實驗並不是想表達 LLM 不好,而是想實際應用簡單的語言學知識,驗證這些形式化的分析是否真的能實現「在接受這麼少的前提的情況下,知道這麽多」的效果。我們的實驗成果顯示 pyLiteracy 在文法檢查這類小型 NLP 任務中的表現十分出色。最重要的是,仰賴更貼近人類對語言的理解方式,它能用相比於 LLM 而言,非常非常少的資源就完成任務,在這個專案中,我們用非常非常少的語言學知識就省下了非常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