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語言、邏輯與計算:語言學學生眼中的形式語意學與 Wolfram|Alpha (一)

語言、邏輯與計算:語言學學生眼中的形式語意學與 Wolfram|Alpha (一)

科技應用

在本月 (以及下一個月)〈言來如此〉科技應用專欄中,本篇文章將先簡要介紹作者於書中第一篇〈ChatGPT 在做什麼?它為何能做到這些?〉中,針對 ChatGPT 運作本質及隨機性的核心觀察。而因為本文重點放在ChatGPT與語言學的關聯,內容將會略過有關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原理、過程以及神經網路技術相關的內容。接著,我會分享對於書中所提到「將自然語言轉換為計算語言」這個過程的想法並進一步討論它如何與語言學產生有意思的呼應。同樣地,此節內容將聚焦於Wolfram | Alpha 和語言學之間可能產生的連結,而不深入涉及語言學相關的理論和技術。

香港英語中的「升調語氣(uptalk)」意味著什麼

香港英語中的「升調語氣(uptalk)」意味著什麼

影音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香港中文大學 Wilkinson Daniel Wong Gonzales 博士探討了香港英語中「升調語氣」(uptalk)的使用與社會評價。研究發現,女性的升調常被認為是猶豫不決,而男性的升調則被視為自信、有學識,揭示了語言評價背後的性別化意識如何在香港社會中運作。

齒擦音系的接觸:香港粵英雙語者的語言變異

齒擦音系的接觸:香港粵英雙語者的語言變異

影音 語音音韻

本場演講由香港大學語言學系副教授 Jonathan Havenhill 主講,探討香港粵英雙語者在齒擦音系統中的語音變異與語言接觸現象。Havenhill 教授透過聲學與舌部超音波成像資料,分析粵語 /s, ts, tsʰ/ 與英語 /s, ʃ, tʃ, dʒ/ 的發音特徵,揭示母語音系如何影響第二語言的齒擦音產製。研究指出,粵語母語者的元音高度與圓唇程度會影響齒擦音的調音部位,而不同說話者之間的變異性顯示語音接觸下的音變過程仍在發展中。本研究不僅有助於理解雙語者如何跨語言建立音位類別,也對探討語言接觸引發的音變機制提供了重要實證依據。

知覺與產出的關係:從關鍵知覺線索揭示其互動

知覺與產出的關係:從關鍵知覺線索揭示其互動

影音 語音音韻

來自加拿大 Kwantlen 理工大學的 Dr. Keith Leung 探討如何透過關鍵知覺線索更深入理解語音知覺與產出之間的關係。他以中文聲調為例,區分了關鍵線索(音高變化方向)與非關鍵線索(音高高低),以說明為何過去研究對知覺與產出關係的實證結果呈現不一致。

中文系畢業的AI博士:從一介文人成為AI人的學習歷程

中文系畢業的AI博士:從一介文人成為AI人的學習歷程

科技應用

「It'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這是《哈利波特》中,在哈利波特疑惑著自己為什麼進到葛萊芬多學院時,鄧不利多對哈利所說的話,意思是「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大學四年級,我在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課堂上,當時的老師也曾經對著台下作為學生的我們提到,之所以會坐在那門課堂上,其實是一種選擇。

自然語言處理在低資源語言中的挑戰與機會 (二)

自然語言處理在低資源語言中的挑戰與機會 (二)

句法語意 科技應用

大型語言模型 (LLMs) 在自然語言處理 (NLP) 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突破。然而,在其廣泛應用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核心問題:LLMs 是否能在所有語言中保持一致的表現?特別是對於「低資源語言」而言,LLMs 的表現及困境仍然是亟待探討的重要課題。

自然語言處理在低資源語言中的挑戰與機會 (一)

自然語言處理在低資源語言中的挑戰與機會 (一)

句法語意 科技應用

大型語言模型 (LLMs) 在自然語言處理 (NLP) 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突破。然而,在其廣泛應用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核心問題:LLMs 是否能在所有語言中保持一致的表現?特別是對於「低資源語言」而言,LLMs 的表現及困境仍然是亟待探討的重要課題。

手語影響口語發展?談談雙模雙語(台灣手語翻譯版)

手語影響口語發展?談談雙模雙語(台灣手語翻譯版)

影音 社會應用 醫療關懷

雙模雙語方法的重要性需要受到關注,尤其是在植入電子耳之前讓聽損兒童接觸手語,能夠顯著提升他們的口語能力和語音記憶。此外,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短暫接觸非母語手語,也能對聽損兒童的語言發展產生積極影響。這些發現支持了在聽損兒童的語言教育中,早期介入手語的必要性

語料庫,語料酷: 讓數據替人文議題說話

語料庫,語料酷: 讓數據替人文議題說話

社會應用 科技應用

在過去,人文學科往往依賴於小規模文本的精讀與詮釋。研究者透過細膩的閱讀、比較與理論架構來理解語言與文化。然而,隨著數位化與科技發展,語言學研究也迎來了新的可能性。大量文本能以「語料庫」的形式被蒐集、整理,並透過電腦工具進行處理與分析。這樣的轉變不只是技術性的革新,更是人文研究的一次「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