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閩南語的促聲調現況
促聲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特殊的聲調正悄悄地發生變化。目前的研究觀察指出促聲調的變化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語音系統內部的變化、社會語言學因素以及語言使用頻率等。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促聲調的具體變化情況。
文:呂紹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語言學碩士)
許多臺灣人在學習臺灣閩南語(族群內部稱「台語」)時常遇到各種難題,因此我們經常聽到「閩南語很難學」的說法。儘管臺灣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閩南語的使用,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覺得閩南語難以掌握呢?除了閩南語的七個聲調系統和複雜的變調規則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閩南語中特有的促聲調。接著,我們將詳細說明什麼是促聲調以及它有何獨特之處。
什麼是促聲調(Checked Tones)?
促聲調(又作「入聲調」)的音節以會以不同發音部位的塞音(如 /p/、/t/、/k/ 或 /ʔ/)作為結尾。這些塞音(stop consonants)在發音結束時,會讓發音人的口腔有閉塞的感覺,舉例來說:
· 入 /lip/: 發音完成後嘴唇處於閉合狀態。
· 佛 /hut/: 發音完成後嘴唇不閉合,舌頭靠近上方門牙後側。
· 木 /bok/: 發音完成後感覺舌頭根部抬起,輕頂喉嚨。
· 白 /peʔ/: 發音完成後嘴唇和舌頭無明顯感受,但會覺得聲音有點緊。
當你念完這些促聲調的例子後,應該會感覺到,與一般音節相比,這些字的發音特別急促且聽起來較短促。你可能會感覺到喉嚨有些緊繃,聲音的音色也顯得有些不同。沒錯,這些正是促聲調的特色。
然而,促聲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最近的研究顯示[1] [2][3][4],這些特殊的聲調正悄悄地發生變化。目前的研究觀察指出促聲調的變化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語音系統內部的變化、社會語言學因素以及語言使用頻率等。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促聲調的具體變化情況。
促聲調改變的現況
為了能深入了解臺灣閩南語促聲調的音變情況,學者已從不同面向著手,像是自發性語料庫(spontaneous speech corpus)、實際田野調查、實驗室錄製設計過的語料等方式來一探促聲調的變化情況,以下為學者們主要觀察到的現象。
促聲調的塞音音尾消失
清華大學的陳淑娟教授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潘荷仙教授觀察到促聲調中的結尾塞音(尤其是位於喉嚨深處的喉塞音 /ʔ/)正逐漸消失,例如「白」/peʔ/ 的音尾 /ʔ/ 已變得不再明顯,甚至許多人會直接省略掉這個音尾,導致「白」/peʔ/ 聽起來不像促聲調[1][2][3][4]。
聲調長度變化
當促聲調的最後部分(音尾)消失時,聲音的中段部分(元音)會變得更長,這種現象稱為「補償性延長」(Compensatory Lengthening)[5]。補償性延長是語音系統中的一種調整機制,當某一部分的語音特徵發生變化時,其他部分會自動進行調整,以保持音節的結構和長度。
簡單來說,補償性延長指的是當語音系統中的某一部分變化了,為了維持語音的完整性,其他部分會做出相應調整。例如,在促聲調中,當音尾消失時,元音的長度會被延長,以確保音節不會變得過於短促。
再以「白」為例,當「白」/peʔ/ 的 /ʔ/ 音尾被移除後,為了維持音節的音韻特徵以及保持語音的連貫性,白的元音 /e/ 會變得更長。
我們可以用一個更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補償性延長的概念。想像一下當你在購買手搖飲料時,標準杯子的容量是700 cc。原本的配方是600 cc 的飲料加上100 g 的冰塊,這樣的組合可以剛好填滿杯子。而當你選擇去冰時,冰塊被移除後杯內會出現多餘的空間。店家為了滿足700 cc 的標準容量,他們會在去冰的要求下,將配方改為600 cc 的飲料加上100 cc 的水。這樣一來,一樣可以確保飲品達到預期的容量。
同理,在語音系統中,當促聲調的結尾塞音(如 /ʔ/)遺失後,元音的長度會增加,以確保音節的整體長度和結構不變。這種調節方式就像店家在去冰時用水來代替冰塊一樣,都是為了滿足語音或飲品的標準和一致性。
目前的研究觀察到促聲調的音變情況,包括塞音音尾的消失和聲調長度的變化。除了這些變化,基頻的改變也是促聲調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基頻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響著聲調變化。
基頻降低
在討論基頻降低之前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基頻。簡單來說基頻就是聲音的音高。傳統上高促聲調和低促聲調在基頻上的差別為基頻的起點高低不同。
清華大學的陳淑娟教授指出,台南地區中年及青年的臺灣閩南語高促聲調基頻起點已經顯示出降低的趨勢,這使得這些高促聲調聽起來更像低促聲調或其他聲調變體 [2]。
基頻改變可能是促聲調變化的一個指標,並且這種變化可能因區域而異。基頻降低使得促聲調之間的區別變得更加細微,聽者在辨別這些聲調時需要依賴更多的語境資訊,並且辨識過程會變得更加費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潘荷仙老師發表在《國際語音學學會》期刊的研究,使用了臺灣閩南語的自發性語料庫資料分析促聲調改變的情況,發現來自臺灣北部和臺灣中部地區的年輕族群(30歲以下)更容易出現高低促聲調的融合現象。相比之下,年長者或那些沒有出現高低促聲調融合的說話者仍然依賴基頻來區分聲調。這顯示出年齡和地區對促聲調的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年輕一代的語音特徵與老一代(40歲以上)存在顯著差異,反映出臺灣閩南語促聲調正在經歷變化。
高促聲調的基頻和音長是區分高低促聲調的重要特徵,而基頻的降低和音長的增長可能導致高低促聲調之間的混淆。
研究促聲調音變的影響和貢獻
閩南語不僅在臺灣廣泛使用,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亦有深遠影響。近年許多語音辨識模組致力於開發兼容多種語言的工具,閩南語許多地區的重要共同語言,自然也成為語音辨識技術的研究對象。語言學者的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臺灣閩南語的音變過程,也能促進閩南語語音合成技術與語音識別系統改進。例如,語音識別系統可以根據這些音變調整演算法,利用實際的自發性語料而非傳統朗讀語料來訓練模型,進而提高語音辨識準確性。
除了技術層面的影響,我們還需關注閩南語的多樣性和文化保存。如何促進閩南語的保存與發展是一道重要且迫切的課題。
閩南語的多樣性保存與發展
閩南語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要讓閩南語更具活力並持續發展,我們需採取促進不同閩南語地區間的良性交流。
傳統方式包括開發閩南語在線課程和學習平台,以便更多人能夠輕鬆學習和使用這一語言。此外,建立共享的線上閩南語詞典,可以將來自不同地區的閩南語詞彙彙集在一起,方便查詢和了解各地語言的異同。
近年來,媒體推廣變得更加重要。例如,與網路名人合作製作影音內容、設立閩南語社群進行互動等,都有助於提高閩南語的曝光率,使更多人接觸到閩南語。
參考文獻
[1] 陳淑娟(2009)。臺灣閩南語元音系統及陰、陽入聲調的變異與變化-臺灣閩南語的字表調查分析。臺灣語文研究,3,157-178。https://doi.org/10.6710/JTLL.200901_(3).0009
[2] 陳淑娟(2010)。臺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學,2,425-468。
[3] Pan, H. H. (2017). Glottalization of Taiwan Min checked tone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47(1), 37-63.
[4] Pan, H. H., Huang, H. T., & Lyu, S. R. (2019). The occurrence of Taiwanese Min juncture tones before prosodic boundaries and modification marker. In S. Calhoun, P. Escudero, M. Tabain, & P. Warre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Melbourne, Australia 2019 (pp. 3423-3427). Canberra, Australia: Australasian Spee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c.
[5] Darzi, A. (1991). Compensatory lengthening in modern colloquial Tehrani Farsi. 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21(1), 23-37.
作者介紹
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向以理工、醫學及管理見長,有鑒於科技的發展宜導以人文的關懷、博雅的精神,而資訊的流通則取決於語文的運用,因此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成立外國語文學系。
本系發展著重人文與科技之深層多元整合,以本系文學、語言學之厚實知識素養為底,再廣納本校資訊理工、管理、醫學以及其他人社領域等豐厚資源,創造多元與融合的學術環境,開拓具前瞻性及整合性之研究與學習,以培養兼具系統性思考及人本軟實力的學生,使其成為兼具在地及國際性多層次觀點與分析批判能力的未來領導者。
在研究所的規劃上,語言學方面主要是結合理論與實踐,特別重視學生在基本語言分析及獨立思考能力上的訓練。除語言各層面的結構研究外,本系也尋求在跨領域如計算機與語言的結合及語言介面上之研究 (如句法語意介面研究)能有所突破,並以台灣的語言出發,呈現出台灣語言(台灣閩南語、台灣華語、南島語)多樣性,融入社會觀察,如自閉語者聲學、聽障相關研究、社會語音學研究以及台灣語言的音變等。
相關文章
學英語總是發不好音?── 專訪音韻學家盧郁安
語音音韻
「語言不是簡單的二分法,而是一個像光譜般的灰階系統。所以呀,下次如果遇到英文初學者把『see』發成『she』,或是把『she』發成『see』,請不要責怪他,你可以拍拍他,跟他說:『這不是你的錯啦,音韻理論說這很正常!』」盧郁安教授說。
播客 EP1. Feat. 盧郁安:什麼?當初我們是這樣走上語言學的!
影音 語音音韻
語言學究竟是什麼?是否學習語言學就代表要懂多國語言?作為一門科學以及語文相關科系的必修課程,語言學的核心目的和研究對象究竟是什麼?語言學家們又是如何踏上這條道路的?他們在學術之路上經歷了哪些心酸與挑戰?本集邀請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教授盧郁安來分享他的語言學旅程,並探討語言學如何影響我們理解語言的方式。節目中也介紹了Penny Eckert的書籍《Meaning and linguistic variation: The Third Wave in sociolinguistics》中致謝的一位高中老師,了解知名學者怎麼因緣際會變成語言學者。